第256章
书迷正在阅读:我死后女主破了无情道、变成丧尸后和前妻重逢了、我跪神佛与你相守、天灾后带娇气老婆求生、宋小姐终于钓到了老婆、哭包小天使撩完跑路啦、渣完黑莲花后翻车了、钓系影后日常撩司警官、孽徒、师尊是前攻略对象
??又等了一会儿,等到媛兮等仆从气喘吁吁地追上来,赵樱泓终于舍得离开韩嘉彦的后背,坐上了步辇。韩嘉彦也有些累了,只是她体力充沛,还走得动,故而就伴在赵樱泓步辇旁随行。 ??长公主队伍再次启程,往黄盖峰去寻浮云子。 ??第一百零九章 ??韩嘉彦和赵樱泓顺利在黄盖峰南麓寻到了浮云子,彼时他正与中岳庙的观主、天师王淳安谈笑风生。 ??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,始建于秦,为祭祀太室山山神的场所。西汉元封元年,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祠官增添这一旧制。 ??东汉元初五年,中岳庙增建太室阙。 ??东汉以后,中岳庙成为道教徒居住传教之所,据说,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嵩山修道九年。 ??南北朝期间,太室祠曾两迁庙址于嵩山玉案岭、黄盖峰。后著名道士寇谦之入嵩山中岳庙修道七年,在此改革五斗米道,创立新天师道,并得北魏太武帝重视,封为太平真君。中岳庙因此地位陡然上升。 ??后历代皆有扩建修缮,最近一次是真宗大中祥符年间,中岳庙增修崇圣殿及牌楼等八百余间,规模宏大。 ??赵樱泓不是非常了解道教的历史,她只知道南方有个天师道,却不知这嵩山的新天师道到底是怎么回事。 ??于是韩嘉彦预先给她做了一番解释。 ??道教发源自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,创建者是张道陵,其子张衡、孙张鲁继承了张道陵的道统,三张奠定了五斗米教的基础,将五斗米教发展成正一盟威。 ??后来第四代孙张盛时,正一派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,子孙世传其业,一般称第几代天师,统称张天师。韩嘉彦的师尊平渊道人算是正一道的外门弟子,与本代张天师相识,浮云子、韩嘉彦也常听张天师讲经说法。 ??天师道还演化出了上清派、灵宝派两大分支,前者重炼气,后者重炼丹。上清道场在茅山,灵宝道场在阁皂山。陆静修、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代表人物,葛玄、葛洪这二葛是灵宝派的代表人物。 ??曹希蕴,也是在阁皂山受箓为道,属于灵宝派道士。 ??南朝时,道士陆静修对天师道做出一系列改革,因东晋之后南朝宋齐之时的道教内部积存许多弊端,诸如组织涣散、科律废弛等等,这给道教自身的延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,尤以与农民起义结合密切是最大的隐忧,为此陆修静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改革当时道教的办法。 ??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提倡斋戒,他认为这是求道之本。他还编定需戒仪范多种,意在从斋戒入手整理南朝宋齐之时道教存在的种种积弊。他宣扬只有斋戒,才能把人的身、口、心引入正常仪轨。 ??陆修静提出祖述三张、弘衍二葛。对道民的组织编户,修道场所等等有关宅箓制度进行改革,要求奉道者皆编著户籍,各有所属,经常接受种禁威仪的教育,知法守法,确保家国太平;婚丧嫁娶牛育应申报增减户口;奉道者的行为必须严守本分,不得僭越;严格执行道官论功升迁制度等等,加强和完善了道教组织。 ??如此,获得了统治者的欢心,南朝以来奉道不绝。 ??这便是南天师道。 ??而北天师道同样是应时运而生,北魏时期佛教盛行,对道教造成了冲击。北方道士寇谦之挺身而出,对旧天师道进行改革,引儒入道,道士要以礼为标准,儒道兼修。 ??奈何,后因北齐举国崇佛,道教在北齐被视为异教,高洋于天宝六年,举行道佛论争,道教失败。高洋下令废除道教,于是齐境无道士,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教团,至此便烟消云散。 ??一直到唐代时期,道教才重新在中原发展起来,嵩山之上,又有了天师道的身影。 ??大宋官家崇道,但赵樱泓自幼学儒,又受母亲影响尊佛,反而对道教知之甚少。韩嘉彦与她简单捋了一下道家变迁历史,她心中顿时有了一条清晰的脉络。 ??如此,在与王天师的交流之中,赵樱泓也不至于露了怯,给皇家丢脸。 ??在交流之末,韩嘉彦也询问了一下玉衡子。果然,提起玉衡子,王天师显然知情。他蹙了蹙眉,神色之中多了一抹轻蔑鄙夷: ??玉衡子在嵩山之中隐修的时间不长,我记得是去年的春末来的,至今年二月离去。此人心术不正,总是沉迷于炼丹,有些走火入魔了。我们这山中的草药,几乎都被他摘光了,连药田都曾被他强掠,实在是不知廉耻。 ??这话听得众人一时愣怔,不知该作何应对。最后还是韩嘉彦问道: ??那玉衡子可是一人独居? ??@无限好文,尽在海棠书屋 ??一直是一人,结庐在卢崖瀑布之畔。 ??问清这一问题,韩嘉彦也不再提玉衡子,任此话题流去。 ??得中岳庙素斋招待后,她们下榻客室之中,韩嘉彦、赵樱泓与浮云子讲起了今日的见闻。交谈末尾,远去送那老丈的王隋也返回了,向她们报告情况。 ??那老丈姓燕,就是那燕家村人,这一点没有问题。我们也向村民仔细打听了一下去年夏季的瘟疫之事,也都属实。王隋恭敬道。 ??@无限好文,尽在海棠书屋